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川陕苏区体育经验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5-02-26 14:14来源:中国网
川陕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评价:“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斗争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在这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而宝贵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斗争精神,更深刻影响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弘扬川陕苏区体育精神,对于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川陕苏区体育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其成因
川陕苏区体育精神,是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磨砺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深邃,以革命理想主义与爱国主义为灵魂,熔铸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斗争且保持乐观的革命情怀。这种精神展现出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信念。川陕军民在内外交困之际,将个人命运与革命大业紧密相连,视体育运动为强国救种的重要途径;二是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即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仍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简陋设施坚持体育训练,锤炼出坚韧不拔的体魄;三是乐观进取的革命意志。面对生死考验,红军将士始终秉持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和激励广大军民。
川陕苏区体育精神的形成,根植于多重深刻因素:首要因素在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高度重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服务于革命事业中的关键作用,为体育精神赋予了鲜明的革命色彩。其次,革命战争的严酷环境成为塑造体育精神的熔炉,在枪林弹雨中,体育运动成为提升军民体质、支援前线作战的关键手段,革命英雄主义与斗争精神深深烙印在体育精神之中。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滋养亦不可忽视,诚信守诺、勤勉耐劳等传统美德在革命实践中得以发扬光大,成为体育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川陕苏区体育体制机制的启示
川陕苏区创新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实践,为新时代深化体育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首先,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党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群众体育作为革命斗争、振奋民心的重要抓手。为此,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特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及其下辖多级机构,领导苏区群众开展体育运动。同时,在《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办理列宁学校,设立红场,进行军事和体育的操练。”这一历史实践,为我们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建设工作深度融入体育事业的每一个环节与层面。步入新时代,我们应积极响应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加强体育战线的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体育系统内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此外,还需进一步优化体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界协同推进的具体机制,从而构建起党委总揽全局、高效协调各方的体育工作新格局。
其次,川陕苏区在构建革命体育组织框架与制定体育政策法规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探索精神。尽管革命根据地的体育事业面临着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其对制度建设的重视及完善体育法规的实践经验,无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红四方面军挺进川北后,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他们依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一根本法律依据,将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核心任务、实施计划及具体部署等关键要素,明确列入各项决议、通告及大纲之中,为体育活动的广泛普及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制度基础。当下,我们应聚焦于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完善体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标准规范。这要求我们着力健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及体育社团等重点领域的法制建设,强化法治对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鼓励并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与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反映民众需求、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最后,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组织展现出卓越的群众动员与组织能力,通过举办多样化的群众体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革命斗争的深入进行。川陕省首次全省工人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组织决议案》明确强调,“需动员全体工人加紧军事训练”,并要求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工人学习射击、参与操练、建立红场等工作”。这些历史经验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重视国家层面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样不容忽视。我们应当深入总结并借鉴群众体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让体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此外,还需创新体育社会动员机制,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体育真正成为一项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民生事业。
三、川陕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川陕苏区的红色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沃土之中,它凝聚了革命先烈深邃的体育理念与不朽的革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这种文化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灵魂,鲜明地体现了阶级性、政治性与民族性的特质,构成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为当代中华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无价的宝贵资源。
一方面,红色体育文化蕴含着党对体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在川陕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中,党始终将体育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革命事业紧密相连,深刻认识到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川陕苏区的体育实践,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体育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当今,中国体育事业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深刻传承革命体育文化的精髓,坚守体育的教育与公益本质,将体育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驱动力。
另一方面,川陕苏区红色体育文化蕴含着珍贵的革命精神品质。在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中,红军战士与革命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些生动的体育实践,不仅强健了军民体魄,坚定了革命信念,更孕育了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应从红色体育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新时代特征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引导广大体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强国使命。
川陕苏区的体育发展历程,既充满了艰难险阻,也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党和红军致力于唤醒民众意识,激发民众热情,凝聚民众力量,将群众体育中蕴藏的巨大能量转化为革命的动力。川陕苏区体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体育事业中的璀璨明珠,不仅丰富并深化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还彰显了独特的体育价值观与精神风貌,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渊源。。
“革命理想高于天”。川陕苏区体育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不仅是新时代体育工作者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应深入挖掘红色体育文化内涵,融入新时代体育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汲取党的百年奋斗智慧,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推动革命老区全面振兴。
(张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主任,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021XTY007))